对于“欠钱不还”或“有钱不还”这一情况,许多债权人都一筹莫展,也一直是制约人民法院工作开展的难题和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
今年以来,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公安局、金融、不动产登记中心、公积金中心等部门通力协作,不断完善相关系统建设,开展各类工作,“切实解决执行难”。
12月21日,在泸州市第十一次执行工作联席会议上,泸州中院重点介绍了2021年泸州市开展“切实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2021年,针对失信被执行人,法院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接入泸州市信用联合奖惩系统,向全市292个单位和部门推送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市发改委、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公积金中心等单位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嵌入本单位工作、审批系统后,实现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惩戒,有力推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体系建立。
同时,法院与多部门协作,不断完善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通过这一系统,法院能够向不动产登记中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市场监督管理局查询被执行人相关信息。此外,公、检、法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联席会,形成了“司法预警—悬赏公告—敦促自首—移送—侦查—公诉+自诉—审判”链性打击拒执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这有效惩治了一批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抗拒执行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俊告诉记者,2021年,全市法院累计发布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483人次,限制高消费6645人次,联动单位限制乘坐飞机、火车5007人次。全市两级法院共向公安机关发起临控请求335次,实施临时控制被执行人106人,司法拘留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399人,限制被执行人出境出国35人,罚款196人,罚款金额176.73万元。
“但目前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李俊表示,多数联席会成员单位仍未将人民法院发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嵌入“互联网+监管”系统以及管理、审批工作系统,且网格协作系统反馈率不高,资产网络化处置系统未建设完成。“我们将积极推进打击拒执、执转破等重点工作,综合运用强制执行措施,持续形成高压打击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