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些地方后 全国主流媒体记者纷纷点赞泸州脱贫攻坚成果

9月22日,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南四省市的主流媒体及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中央级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合江县永兴诚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五比一”酱油酿造晒露场。刚下大巴车,一股浓郁的酱香迎面扑来。走进晒露场,上万口晒露缸依次排列。记者们正在详细了解传统酱油酿

9月22日,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南四省市的主流媒体及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中央级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合江县永兴诚酿造有限责任公司“五比一”酱油酿造晒露场。刚下大巴车,一股浓郁的酱香迎面扑来。走进晒露场,上万口晒露缸依次排列。

看了这些地方后 全国主流媒体记者纷纷点赞泸州脱贫攻坚成果

记者们正在详细了解传统酱油酿造技艺

永兴诚酿造公司一直坚持“日晒夜露”酿造传统酱油,其“五比一”古法酱油酿造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以五斤酱醪提取一斤酱油,故取名‘五比一’酱油。”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徐淦介绍,合江县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降雨充沛,全年接近无霜的气候条件以及弱酸性泥土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五比一”酱油。该成品酱油色泽棕红,酱香浓郁,味美醇厚。

“公司计划高标准建设10万口传统酱油晒露缸规模的永兴诚酱油文化产业园项目,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在徐淦描绘的公司未来发展蓝图中,该项目建设完成后一年可助农增收2000万元以上,有力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

品尝完“五比一”古法酿造的酱油、体验尧坝古镇“时空穿越”之旅后,采访团一行在泸州为期3天的采访暂时告一段落。“泸州产业扶贫等取得极大成效”是许多媒体记者的真切感受。

“我第一次来泸州,前两天去了古蔺县、叙永县。古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如城市小区一般,群众幸福指数获得极大提升,精神面貌非常好。”采访中,四川日报全媒体视觉中心运营总监李向雨对泸州的印象更为深刻。让他更为惊讶的是,产业脱贫让农村旧貌换新颜,居住、就业、教育等条件蒸蒸日上。“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农民工再也不用到离家千里远的广东、上海等地务工,在家也能享受诸多政策福利。”

与李向雨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贵州日报》记者杨涛“。张坝桂圆林风景区、叙永县摩尼镇东柴村等地,农户能依靠桂圆、脆柿等产业增收,致富有门路,泸州脱贫攻坚这方面工作确实做得不错。”

“泸州人文气息浓郁,我见识到许多美食、美景。通过这几天深入基层采访,我看到许多贫困户在当地政府帮扶下成功脱贫,希望泸州继续巩固脱贫成果。”重庆华龙网记者刘军君在肯定泸州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之外,还为泸州市发展“出谋划策”。他建议,在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云贵川渝四省市应“牵手”加强交流,多走动、多往来,相互吸引人流,带动当地旅游等产业发展,让更多老百姓得到实惠。(来源:泸州日报 记者 曾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