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秋来秋去,窗外落蕊蹁跹,舞尽一世痴缠;秋山枫叶红坠,散落一池意绪。霜降开始,是落、是简、是冰、是冻。这样的时节,你的心中是否有可念之物、可念之事和那可念之人?
10月23日12时51分,许一份深情,迎接“霜降”节气,珍待晚秋的最后一次回眸。
月落乌啼霜满天
作者 | 申赋渔
节选自《光阴:中国人的节气》
朗读 | 敬一丹 配乐丨巫娜 - 寂寥清秋
这是一个源于“霜降”的美丽传说:
据说掌管霜雪的青女,每逢九月十四就会来到人间,在青要山顶峰上,弹奏七弦琴。随着乐声徐徐而出,霜花一起飘飘而下,荡涤世间万物。
此后的千年之间,每当人们看到霜降大地,就会知道: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就是霜降到了。
霜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大地如老人的两鬓,一片斑白。然而霜降,又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漫步于山野当中,抬起头来,层层叠叠的山林,显出不同层次的色彩。经过风霜后的林木,是那样的庄重、深沉和含蓄,甚至每一片树叶,都变得成熟而优雅。“霜叶红于二月花”,那种红,直往心里去,像火一样。
林间的小道上,铺满了落叶,使得每一声脚步,都像在与大地窃窃私语。这一刻,你会觉得与自然真正地融于一体了,你就是从泥土里长出的一棵树。历经风雨,饱经风霜。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的秋色,让人的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许多无奈与悲凉。
对时节敏感的小虫小兽们,也匆匆忙忙,往自己的小巢里搬运食物。它们不愿意凌霜傲雪,跟严寒做什么争斗。它们只想把洞口堵起来,懒懒地睡一觉。一觉醒来,又是和和美美的春天。
可是,有一些生物可不这么想。霜降之日,就是大动杀机之时。
你要是在霜降这一天,愿意再往树林的深处走走,就可能看到这样一幅诡异而残酷的场景。《周书》上说:“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在树林间一块平整的空地上,豺狼正把它捉来的野兽,一只一只,整齐地摆成一个正方形,然后对着天空,发出长长的嗥叫。
与“豺祭兽”十分类似的,是在霜降这一天,古人将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祭奠旗纛(dào)之神。纛是用鸟羽或者牛尾装饰的大旗。旗纛是军魂,是主帅的象征。
霜降之日一早,一声炮响之后,一队一队的士兵,盔甲锃亮,旗帜鲜明,穿街而过,直奔演武厅。先祭旗纛之神。祭品是整猪整羊,十分丰盛。祭祀时,主祭人要宣读祝文,祈祷旗神指引军士,勇猛前进,旗开得胜。祝词宣读完毕,行军礼,然后阅兵。
古人大多选择在秋天讨伐敌寇,阅兵是战前的操练,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一种“吓阻”手段,也是提醒自己,不可懈怠。
于是,民间又有了这样的风俗——霜降前一天的晚上,人们会在枕头旁边,放几粒剥好的栗子,等到第二天凌晨一响炮响,立即取而食之。据说此时吃了栗子,会变得更加有力。
人们用这样一个横戈待旦、又蓄势待发的风俗,凝重地打发了秋天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民俗
霜降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以兽来祭天。二候“草木黄落”,木叶飘零,飒飒风干,冬天即将来临。三候“蜇虫咸俯”,“俯”是低头,蜇虫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
霜降登高
霜降时节,枫叶尽染。登至高处极目远眺,令人心旷神怡,阴霾、悲秋的情绪随之隐没,心身感到极大的愉悦和放松。
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赏菊花是霜降节令的雅事。“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吃食
霜降,万物收藏,但柿树还挂着红色铃铛。“欲问谁家怎不摘,等到风霜甜不溜。”柿子初红,是酸涩的。唯有等到严霜打一打、冻一冻,才有甜蜜的汁水,凛凛白霜,减苦增甘。霜降吃柿子,也有“好柿成霜”的美好寓意。
▲乌金鸡汤做法
霜降这一天,要吃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一句谚语,叫作“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富含蛋白质的肉类自然是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
霜降·絮语
愿深情,浓烈似这深秋
“红红黄黄叶儿伴我窗,
飘他方的你可有着凉?”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适合坐在温暖的午后,听一首老歌,细听扑簌打窗声。
适合沏一杯焦糖色的咖啡,让淡淡的孤独和宁静萦绕心间,思念心头的可爱之人。
适合捻一枚落叶,轻蘸笔墨,写下心之一隅的感悟,寄给深秋的悠悠岁月――
秋来秋去,冲洗季节更迭的胶卷,总能显映出生活的百色百味:有闪耀枝头的欢乐,有从高光处飘落的黯然,有对生命的遐思和感悟,也有对流年的感恩和珍惜。这个秋天,无论过得好与不好,总是那么难舍难弃。
霜降之后,冬天开始叩响季节之门,万物着手为过冬做好蓄备。此时的你,准备好迎接冬天的到来了吗?回首过往,愿你每进一步,自有进一步的欢喜。一路向冬,别过所有,愿你明了,唯有身上衣、眼前人、心头暖最堪珍重。
天气愈冷,我们越要做一个光明热烈之人,用心中暖暖的情谊捂热每一个来临的日子。用春天、夏天、秋天合拢的能量,照耀生命温暖如阳。
文丨央视新闻《夜读》